目前全市的交通行政执法,执法管理水平虽然进行一些提升,但仍然处于较相对较低的位置,主要表现为以下现状:
(1)办案效率仍然低下,一份完整卷宗至少需要3小时左右完成。如出现错误,修订装订时间更长。人工签字盖章,手工案卷送达时间长,基本上都需要1天左右,群众办事有时候要等几个小时,很多时候甚至要等一两天,部门流转不方便,领导审阅不方便,盖章时间长,相关人员为了上报文书、文书盖章,每天要来回奔波,整体算下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交通成本。
(2)案卷文书不规范,手工填写容易描述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甚至错误,图案制作粗糙,甚至引用法律法规条款不准确,有些时候还事后手工篡改。有的案卷是盖章后空白文书放到一线办案人员,如流失到社会,风险很大。无法查询违法记录历史信息,自由裁量不准确。人工处理没有流程点记录,如果没有在卷宗留下记录,很多重要信息将无法保存。虽然有些单位已经可以使用word来制作文书,但是采用传统的word文字替换办法,这就完全可能出现道路信息、人员信息、时间信息、车辆信息、违法事实替换不完整,一套案卷瑕疵很多,完全经不起推敲、检查。
(3)办案流程不规范,因为大部分时间,执法单位领导都不在办公室,所以目前全市的案件都是一线办案人员把整个案子办完后,再让领导签字。所以即便是前面办的案件不规范、处罚不适当、自由裁量不适当,单位领导也只有默认认可。由于卷宗是人工送达,由于时间,人员,签章各方面原因,很多卷宗走了非正常流程,风险很高。
(4)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如果要达到完整的、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则需要引入安全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模式,至少要做到排查、整改、复核、销号四个环节。但实际上目前的排查大部分只能做到前面两个环节,那么这就会造成安全排查有被遗漏的,或者未跟踪后续整改后,造成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如果一旦因安全隐患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执法单位是无法推卸责任的。
(5)执法监督达不到预期效果,依法行政水平急需提升,执法机关领导往往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执法现场的画面,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整个案情,仅仅凭办案人员的电话口头表述,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执法人员每天的上路巡查、车辆检查情况,仅仅凭执法人员手工填写的日志,往往要过几天才知道前几天的巡查检查情况。超限检测站的信息,几乎没是没法远程查看的。往往案件没有关联到视频,要事后查找案件的现场执法视频,基本是很困难的。卷宗传送审阅时间长,又没有网络系统留底存档,给一些人员说辞请托留下时间和理由,手工篡改,秘密销毁相关卷宗后,无法还原。
(6)执法现场无法查验证件,执法现场无法查验当事人的相关证据,特别是外省的车辆,无法查验其车辆道路运输证件,外省的从业人员,无法查验其资格证件,故即便是伪造的证件,一般都放行。
(7)日常办公管理模式陈旧,数据没有上电脑,查询统计分析非常困难。一到年底,向上级单位呈报相关报表数据的时候,往往都要相关人员长时间的加班加点的突击,这种方式得出的相关数据很多是不准确的,难以通过数据对决策分析做支持。手工报表效率低,甚至有时候不准确,执法人员无法查询相关数据及法律法规,只能现场翻书。纸质存档时间短,容易受温度,湿度火等风险。纸质存档查询不方便,只能在档案室借阅。存档一般只有一份,重制很难,难以形成知识库。执法单位内部的通知发布、文件下发仍然是采取的老式管理办法,QQ微信等社交工具手段。一些人员即便看了,也会扯皮说没收到通知,导致单位内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8)三基三化检查、四基四化推进、执法评议检查中无亮点,执法单位往往仅仅对执法场所外观进行了改善,但治超站非现场执法系统、不停车检测系统又非常昂贵,一时半载无法实施,往往执法单位向上级单位提交成绩单时,或者上级单位来三基三化检查、四基四化推进、执法评议检查的时候,乏善可陈,没有什么亮点。
为了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范化,执法监督科技化,提高交通运输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在全市建设统一、规范的交通综合执法文书制作系统、网络协同办案系统、移动执法办案系统、公路巡查系统、车辆检查系统、执法监督管理系统,为交通综合执法部门的案件处理提供标准的处理程序以及为执法单位的内部通知文件下达提供极大的方便;集中存放和管理全市交通行政执法案卷卷宗、执法视频、以及相关文书文档;为外勤执法人员远程提供案件相关信息、证件查验信息;而外勤执法人员能及时通过执法终端(手机、记录仪等)填报现场执法调查取证信息,供内业人员能随时获取该案件相的关信息;向公众全面公开各类交通执法信息和数据,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将市本级执法单位、基层执法单位的日常工作纳入到交通综合执法系统体系中,外勤人员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开展远程执法检查工作,内勤人员通过系统完成行政处罚流程。
基层执法部门使用交通综合执法系统情况可分为以下两大类,案件处理和远程执法,案件处理相关业务:包括案件登记、案件调查、处罚决定等案件处罚流程,听证通知、听证会议、听证结果等案件听证流程等。远程执法相关业务:在线查询、离线查询、车牌识别自动查询等。
交通综合执法系统的建设应该是开放的、长期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交通管理机构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方式多样化、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交通综合执法系统是一个不断扩充不断完善的系统。本期项目只完成交通综合执法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及网络办公。
交通综合执法系统通过手持执法记录仪全角度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在将执法现场视频保存记录的同时可通过电信、移动、联通4G无线传输至监控指挥中心。系统还配备巡查人员轨迹回放、执法视频回放等多项功能,完全满足各种状况下全天候执法取证工作的需求,为有效处置各类公路突发事件、车辆突发事件、规范公路日常巡查、车辆检查行为打下基础。
通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提高交通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及时保护路产,确保公路安全、完好、畅通的运行。
(1)法律法规随机查询化,系统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政府政策、行业部门规范性文件等置于系统中,并及时更新,供社会查询学习和执法人员随时随地的学习和适用。
(2)案卷制作标准化,执法人员制作的案卷不再是以前那种瑕疵无处不在的状况,通过软件制作的案卷,从根本上杜绝了错误文书的制作打印送达。
(3)案件处理规范化,执法单位领导通过手机实时审查案件,远程电子盖章,能及时让当事人完成事情办理,同时,每个案件通过法制机构与单位领导两个环节的审查,将错案的发生率将为零。
(4)现场执法便捷化,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对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驾驶员资格证、押运员资格证等进行现场查验,立即判断真伪,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现场制作、打印执法文书,现场即可办理完案件,无需当事人、执法人员来回奔波。
(5)执法监督科技化,执法地点使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监控,避免无备案乱检查;执法车辆、执法终端使用视频实时监控,随时监控执法人员的具体活动情况,监督执法风纪、工作效率等;执法过程全过程摄录,摄录资料存入系统电子档案中,防止实施证据资料不完善,证据不确凿,程序不正当,执法行为不规范,行政相对人事后异议等现象的发生;单位相关人员,可以对每个案件进行案卷评查,让文书制作人员及时了解到该案卷的制作是否有瑕疵。
(6)执法信息共享化,违规信息共享:违规经营的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信息社会共享,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对于第二次违法的车辆、人员可以不减轻处罚,甚至可以根据情节加重处罚。
(7)执法信息公示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单位的执法信息公示通过网络与微信的手段公布,让当事人、群众能及时、方便、快捷了解到执法单位的执法信息以及案件处理结果。
(8)同时实现了公路安全排查闭环流程,达到安全整改事中事后监管,防止因监管松懈,因为公路安全隐患而引发事故。
(9)执法单位内部日常办公管理信息化,行政办公人员通过系统发送通知、简报等,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即可查收,便捷及时、同时具有通知查看留痕功能。
2、综合执法系统功能设计
综合执法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与部分省交通厅法规处、公路局路政处、运管局法规处、一些基层路政执法机构、运政执法机构一线的执法办案人员等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特别是法规条款部分既参考了交通部的一些文件与法律规定,又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将违法行为与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匹配,方便办案人员使用;制定了路政执法文书格式、同时执法文书模板可以随时更换。案卷处理部分力求精简、操作方便、一目了然,而且还支持Office文档在线编辑,更支持执法文书、案卷审阅在线电子签章,这为执法人员现场制作案卷与领导电子签批执法文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方专门针对网络不畅通地区专门开发了路政执法管理客户端,支持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离线制作案卷文书,等有网络的时候上传至市路政支队网络平台。另外本系统结合实际情况,支持手机短信提醒催办、微信提醒催办、APP移动端案件查询,为通知公告推送、案卷审阅提醒、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标准、车辆违法信息查询、资格证查验,道路运输证查验,提供一个快捷、及时的手动,为科技执法路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综合执法(路政)的执法依据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6.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7. 《路政管理规定》
8.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9. 《XXX省交通运输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
10. 《XXX省交通运输厅损坏公路路产赔补偿规定》
系统能够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配置具体的执法处罚参数,在综合执法过程中,根据勘验、取证的情况,给及时方便的给执法人员提供法律法规依据内容,依次来规范执法人员行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从根本上解决人情执法、随意执法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
2.3、执法文书案卷制作系统用途(客户端)
客户端的主要用途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执法时,无线网络不好的情况下,或者违法地址离超限检测站、临时执法点较远的时候,则可以使用该工具录入当事人与案件基本信息非常方便;执法人员对文书的操作效率非常高,适合于制作文书,而web页面制作文书与内容则显得效率低下。
系统功能模块
(综合执法系统特色介绍)
(综合执法系统相关接口)
(系统主界面)
(道路与司机信息)
(车辆与货物信息)
(法律法规选择)
(建筑控制区、非交通标志牌信息录入界面)
(现场勘验草图电脑制作)
(自动计算处罚金额)
(赔补偿清单录入)
(生成执法文书)
(查看与打印执法文书)
(案件相关附件)
(对当事人指纹采集)
4、项目实施意义
通过推行行政执法网上办案,实现了办案流程电子化、执法管理智能化、操作系统简单化、自由裁量规范化、案件查询透明化、诚信管理特色化,让执法管理更智能、更高效、更透明、更阳光。
(更多演示界面截图,请来电咨询!)